新国标7月1日实施 电子后视镜正式“上岗”
发稿时间:2023-07-31 15:34:36 浏览次数:

从7月1日开始,《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GB15084-2022)正式实施。自2022年12月29日这一新版国标发布以来,电子后视镜(摄像机-监视器系统,即CMS)的市场氛围空前高涨。

上市不久的广汽埃安昊铂Hyper GT、吉利路特斯ELETRE,以及更早一些面世的北汽魔方等车型都传出了(在新国标实施后)将电子后视镜列入配置表的消息;商用车领域更不乏比亚迪K9、柳汽乘龙H7、陕汽X6000等“尝鲜者”。此外,还有不少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同样对电子后视镜的应用给予高度关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筹备。

随着新国标的正式实施,企业对电子后视镜的态度由“暗度陈仓”变为“明修栈道”。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配装电子后视镜的车型会陆续上市交付到用户手中;而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其市场渗透率也将持续走高。

电子后视镜正式“上岗”后,未来之路一片光明景象,但市场的启动肯定要经历一个过程。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电子后视镜的应用推广需迈过几道关,将面临哪些挑战?

优势明显 消费者适应不难

相较于传统的光学后视镜而言,电子后视镜的优势令人“难以拒绝”:风阻系数大幅降低,伴随而来的是能耗的减少和续驶里程的增加;视野盲区更小,视野范围更大;夜间行车光线、图像感受更优,也让整车外观耳目一新……但客观地讲,理论是一回事,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才是决定电子后视镜口碑的关键,更关乎其实际的市场应用前景。

电子后视镜与传统玻璃后视镜在清晰度与景深方面是有差异的,这一点很容易被消费者察觉到。现阶段,对于驾驶员而言,首先需要适应的是观察位置的改变;其次是显示器成像与玻璃反光镜在质感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景深带来的对物距、物速的判断。从目前积累的数据看,驾驶员一般用一周至半月的时间即可适应。

电子后视镜显示器位置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它的调整涉及很大一部分车内内饰件的布置。电子后视镜显示器的摆放位置不佳,通常是影响消费者使用体验的首要因素;而不同车型驾驶位不同的坐姿、坐高,车内零部件的种类、数量等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电子后视镜的图像清晰度,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车载显示器和摄像机的分辨率,但在恶劣天气、黑夜视场环境下的呈现要优于玻璃反光镜,节能减排的意义更是后者无法比拟的。此外,视频的二次利用,比如AI算法的赋能,传统玻璃后视镜也无法做到。可能在体验方面会存在部分消费者的个体差异,但电子后视镜的综合功能、性能的优势更大,从全球角度来看,国内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热衷和接受度较高。电子后视镜并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和熟悉过程,因此对于消费者辨识、选择好产品、好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毫不怀疑。

划分阵营 车企真实状态不一

除了用户的认可外,电子后视镜“上岗”的另一关卡在于整车企业的态度。新国标发布后,行业内一片叫好之声。然而,态度上的热情能真正转化为实际的市场订单吗?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这些下游客户的选择?

整车企业对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有自己的统筹考虑。根据观察,目前国内车企在对待电子后视镜的应用上,可以粗略划分为“尝鲜派”“纠结派”“观望派”三大阵营。“尝鲜派”已完成前期的一些验证、定点工作,开始紧锣密鼓地推出产品准备上市;“纠结派”还在权衡要不要、要在哪些车型上提供配置;“观望派”则按兵不动,静观着电子后视镜市场的发展情况。

表面上看,影响车企选择电子后视镜的因素之一是系统成本较高,但纵观电子类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期成本都较高,这并非因为技术和暴利,而是车规级要求的特殊性抬高了产品研发和制造的成本;随着搭载量加大、产业链的完善,其成本必然会降到一个相对合理水平。此前360°环视摄像头的上车过程就是一个佐证,当时该配置的应用对于车企来说就是新增的一部分成本。不过,当消费者迅速发现这一功能带来的优势后,它就成为了必选项。先发的整车企业因为产品迭代速度快,自然会积累更多的经验,这样的现象,也将在电子后视镜领域重复上演。

从应用于不同车型的角度来看,电子后视镜能够为商用车解决的痛点较多。商用车外廓尺寸大,视野盲区更大,需要的反光镜数量也更多。降低驾驶员操作强度,提升驾驶安全性是商用车领域永无止境的追求方向。同时,电子后视镜对比传统后视镜,优势在于风阻减小、油耗降低,直接收益非常可观。这些都决定了商用车制造商对这一配置的需求可能会更加主动。而从乘用车角度来看,电子后视镜除了带来上述改善之外,其新颖性、创新性将是最直观的卖点。

持续迭代 紧抓行业“窗口期”

如果把新国标的正式实施视作“开闸”的话,那么“尝鲜派”由于存在先发优势,势必会取得某种程度上的领先。而此类整车企业通常有意向持续投入并不断进行改进,找到诸如布置位置、人机环境等方面的最佳匹配方案。而动作稍微迟缓一些的车企也会在行业趋势“大潮”的裹挟下逐步跟进。从这个过程来看,最关键的不是速度的快慢,而是持续迭代、不断改进。或许,市场“开闸”的一阵热闹过后,市场又将归于平静。但这段“冷静期”实际上是车企和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以及产业链上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共同机会,是难得的“打磨期”,让大家能够静下心来进一步解决痛点。行业整体将最终形成对市场预期的正确认识,而在这一过程中,各方要用好难得的“窗口期”,抓紧提升产品力。

市场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国内很多行业的发展态势都证明了这一点。从低质低价、同质化严重的无序竞争,到合规、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可能是很多行业必然要经历的运行轨迹。电子后视镜的前期研发难点在于对法规的理解与对产品的定义、人机交互场景应用、系统联调,量产后则需持续优化图像质量。

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新生事物非常重要,要从综合维度评价产品而非某一单点。任何新鲜事物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需用包容的心态,给车企、供应商以时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更应该抓住“窗口期”,加速产品迭代,形成正向循环。

行业共进 推进良性有序发展

新国标正式实施对于行业来说是绝对的利好,但仍有必要站在行业健康长远发展的角度发出一些呼吁,建议整车企业及零部件供应商要把品质安全作为重中之重,要以敬畏之心慎重对待电子后视镜这个全新产品。

从测试的角度来看,行业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目前,对电子后视镜的测试局限在安装位置、电磁兼容性、视野范围、功能安全上,在图像质量方面有所欠缺,行业应在满足强制性、准入性标准的基础上,关注《道路车辆——CMS系统在人机工程学及性能方面——要求和检测方法》(ISO16505:2019)。比如,未能严格遵守摄像机安装位置的要求,可能导致图像放大倍率不是线性变化,后方车辆接近的显示影像会突然变大,导致驾驶员对物距、物速的判断失误造成安全隐患。

虽然道阻且长,但电子后视镜未来的市场想象空间,对行业有巨大的吸引力。比如,作为外部感知元器件,电子后视镜的摄像机、镜头是否能与周视的摄像头实现复用,形成感知融合?它是否能与车内现有的大屏、双屏甚至三屏达到某种意义上的显示器方案融合?甚至在域控方案上达到某种程度的融合?这些都将可能成为电子后视镜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电子后视镜系统看起来简单,无外是“摄像机+显示器+控制器”,部件属于市面已有的产品,但它们都不可拿来即用,必须定制开发。不仅是开发的新品,而且安全等级的要求极高,国外企业、国内先期研发的企业在知识产权布局上也已形成属于自己的“护城河”。那么在这种状态下,电子后视镜独立存在的可能性较高。当然,随着汽车域控融合的发展,电子后视镜有相当大的概率会被融合到座舱之中。但在融合之前,还有不少现实问题需要解决,这其中不仅包括技术路线的实现,而且还涉及供应商之间合作模式、知识产权共享等方面。